寒門出貴子!父用苦力「日挑上千公斤沙」供他讀書 錄取名校卻痛喊「我是家中累贅」孝心動人

學生們總是背負著課業及升學的壓力學生,然而對於某些特殊狀況的同學來說來說,生活中的困難根本不止這些!一位家境清寒的學生,全靠父親用體力換來的微薄收入支撐他上學,但他沒有讓父母失望、拚盡全力,甚至在高分錄取名校後還自責大哭:「對不起父母!」,消息一出也感動了無數網友。

普通的農村家庭

大陸學生楊堋出生在湖南省一個小農村,家裡一共六口人。爺爺奶奶由於歲數太大,身體狀況並不好,尤其是奶奶,腿腳不好,走路都需要拄著拐杖。

父親和母親都是普通的農民,大字都不認識幾個,所以只能做靠體力的工作。楊堋還有一個妹妹也在上學。

挑沙工

父親為了增加家庭收入,白天就在家附近的沙場工作,主要的任務就是用擔子挑沙子。

沙子很重,一擔都有50多公斤,而父親一天至少要工作十個小時,挑幾百擔沙子,只帶一個簡單的遮陽草帽,一工作就是一整天。

沉重的擔子如同大山一樣壓在父親的肩上,父親雖被壓彎了脊樑,卻沒有壓垮生活的信念。

晚上,父親還會到船電廠做一些電焊的活兒,船電廠的燈光很昏暗,很多時候一不注意,電焊機器冒出的火花就會不小心打到手,父親的手上有很多傷痕。

船工廠的工作是從傍晚六點到晚上十一點多,每一天,父親都是在漆黑的夜晚中,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到家中。

母親主要在家裡種地、地裡長的草、莊稼生的蟲子,全部都是母親打理的。

讀書改變命運

父母親雖然沒有什麼學識,但知道讀書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,生活再苦,他們也不會讓孩子放棄學業,拼盡全力,也要供孩子讀書。

從小看著父母的艱辛,楊堋深刻地知道賺錢不易。為了不讓父母失望,上學時候,他一直發奮圖強。

上小學後,他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,上課期間,認真聽講,老師講的知識點,都會詳細的記在書上,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,他也會積極思考。

課間休息期間,在別的孩子都去玩耍嬉戲的時候,他卻拿著難題去請教老師,當天的問題絕不拖到第二天。

回家後,他也閒不下來,仍然埋頭苦學,每次母親喊他睡覺時,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學到很晚了。「寶劍鋒從磨礪出」,他的成績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名。

在一次工作中,父親的胳膊受傷了,需要加鋼板。當時醫生說父親的胳膊傷的很嚴重,以後不要做過重的活,尤其受傷的那個胳膊要格外小心。

可父親只休養了一段時間,就又去工地上工作了。看著父親每天帶傷工作,楊堋十分的心疼,覺得自己上學讓家裡負擔很重,他無數次想過輟學打工,但父親堅定地讓他讀書。他明白父親的苦心,就不再提打工的事,更加的發奮圖強。

努力學習

上高中後,他就像一個陀螺一樣,不停轉動,不讓自己停下來。清晨,天剛亮的時候,他就起床了,進入一天的緊張學習中。

在課堂上,他如同一隻魚兒進入了知識的浩瀚海洋,不放過老師講的任何知識點,遇到沒聽懂的知識點,就立刻做好記號。

課間休息期間,他不是在問老師題目,就是在看書,為下一堂課做準備。晚上,結束一天的學習,回到宿舍,他還會在被窩裡偷偷打開手電筒,靠著微弱的燈光學習。

他的勤奮,老師和同學都看在眼裡,對於他取得的好成績,大家都覺得這是他應得的。

學校的幫扶

學校了解他家裡情況之後,給他免除了高中三年所有的學雜費。老師也幫助他申請了助學金,每個月,他可以得到450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1千9百多元)的補助。

從高一開始,楊堋就開始攢錢,一塊一塊的存,希望自己攢下來的錢可以給家裡提供幫助。三年下來,他攢了一百多塊。

對於富有一點的家庭來說,可能幾百塊就是孩子一個星期的零用錢而已,可對於楊堋來說,這筆錢十分的珍貴,是他省吃省喝,一點點存起來的。

三年來,他始終是全年級起的最早的,睡得最晚的。所有的錯題他至少做了三四遍,把自己做錯的題目整理成了一個錯題集。

考上名校

正是這樣持之以恆的努力,他2014年高考的時候,取得了高分,成功考上了當地名校清華大學。

當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送到他手上時候,他覺得這份通知書十分沉重,是他一個人不能承受之重的分量,這份錄取通知書是整個家庭共同奮鬥來的。

村民得知楊鵬考上清華的消息之後,都相繼來他家裡道喜,直稱讚他很爭氣,他是村裡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。

父親做完工回家要到晚上十一點多,楊堋為了讓父親早一點知道這個消息,就一直守在門口,希望父親一進家門,就能被自己告知考上清華的好消息。

父親的寬慰

父親剛進家門得知兒子考上清華後,激動不已,覺得兒子很了不起。

因為家裡條件不好,楊堋報考了清華大學免學費的科系,每月學校還補貼他500塊人民幣(約新台幣2千1百多元),但上學仍需要很大一筆學雜費以及生活費。

楊堋跟父親談心,泣不成聲的說自己雖然考上了大學,卻還要花家裡的錢,覺得很是愧疚,是自己拖累的家庭。

父親緊緊握著他的手,告訴他,他並不是負擔,是自己沒有給他提供好的生活環境,讓他不要有負擔、有壓力,安心好好讀書

擔心家裡人

父親胳膊上未取出的鋼板一直是楊堋的心病。

取出鋼板需要花費五六千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2萬1至2萬6千多元),全家人要不吃不喝三個月,才能籌夠這筆錢,為了省下這筆巨款,父親就一拖再拖,五六年過去了,鋼板仍然沒有取出。

上大學前,楊堋拉著父親去醫院看了胳膊,醫生說要儘快取出,否則會使整個胳膊變形。在楊堋強烈要求下,父親同意家裡沒那麼困難的時候就去做手術。

離開家鄉到遙遠的北京去上學,楊堋很擔心家裡人。

他最怕的就是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,害怕自己不能盡快賺錢,孝順爺爺奶奶和父親母親;害怕自己上大學會讓家裡更加困難;害怕自己會讓父親的身體承受更重的壓力。

他的孝順懂事,家裡人看在眼裡,都安慰他,不要往自己身上放太重的擔子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。

堅持高中的良好學習習慣

上大學期間,楊堋仍然堅持高中的良好學習習慣,每天不是在教室,就是泡在圖書館裡。

並且,他還輔修了雙學位,大學四年,他的兩門課程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。如今的他,已經進入某科學研究院攻讀碩士研究生。

貧窮會使人喪失信心,打破人的一切期望。而楊堋和他的家人用極強的意志力克服重重磨難,把苦難當做前行的動力,砥礪前行。正是秉持著這種質樸的信念,楊堋才能在重重磨難下仍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。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