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女孩容易自卑?網壇女將曝「父母、老師態度太重要」 4件事影響一生「做法不同結局大改變」
家長們都希望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,見到陌生人不怯場、待人接物得體大方;公共場合發言、表演淡定自若;遇到挑戰敢於迎難而上,碰到挫折也能積極面對。
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底層能力,影響著未來能達到的高度和人生的幸福感。
然而現實生活中,自卑的孩子卻不在少數:
不愛說話,不敢主動和人打交道;
總覺得自己不好、不行,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;
膽小、做事畏畏縮縮;
遇到困難和挫折很容易放棄,心理脆弱······
一個孩子自卑還是自信,與在家庭中得到的愛的質量和教育方式息息相關,尤其是家長在這4件事上的態度:
01、有條件的愛 or 無條件的愛
自信心依附於安全感,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父母的愛。
父母愛孩子毋庸置疑,只是很多時候,這份愛總是會附加條件:對孩子提要求,根據孩子的表現來給予或收回愛:
孩子只有成績好,心愿才能被滿足;聽話、懂事,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和笑臉;一旦表現不好,等待自己的是批評、否定、嫌棄。
久而久之,孩子感受到的是:我只有懂事、優秀,才值得被愛。
然而,孩子從小得到的愛,越是苛刻、越是有條件,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越低,因為他發現真實的自己是不被接納的,只能努力成為父母期待的樣子。
這樣的孩子,長大後會陷入一種「追逐優秀」的人生遊戲中,不管再怎麼優秀,依然覺得自己不行,不能發自內心地接納自己。
本質正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缺少無條件的愛。
無條件的愛,是不管孩子是美是丑、聰不聰明、優秀與否,都發自內心地接納他這個人,傾聽他的感受和需求,給他充分的陪伴和愛護。
不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,表現不好、犯錯的時候,不粗暴地批評、否定孩子,懂得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,給他肯定和鼓勵。
這樣的方式,才會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真正的愛,感覺到自己被全然地接納著,內心充滿安全感,有底氣對外探索、展示真實的自己,建立起自信心。
被無條件愛著,是孩子最重要的自信來源。
02、保護、限制or允許孩子嘗試、探索
老話講: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。」
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,家長們就開始各種擔心、憂慮,怕孩子受傷、吃虧,怕自己照顧不周到。
這種擔憂的心情,在養育孩子時,就容易變成過度保護和限制。
孩子在空地上奔跑,家長跟在後面,著急地說:「慢點跑,別摔著。」
孩子嘗試自己倒水喝,家長:「小心把水灑了,我來倒。」
孩子學大人的樣子掃地,家長:「別添亂了,去玩吧。」
家長自以為對孩子好,實則限制了孩子的嘗試和探索行為,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,自信心便會受到損傷。
記得在《敞開心扉的少年》節目中,有一個男孩就曾這樣訴說他的煩惱:
「我每天都很幸福,我什麼都不用做,爸爸媽媽都會幫我做完,
可是這樣也有一點點不好,很多事情我的同學都會做,但是我不會。」
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,把人的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,每個階段都有相應需要完成的任務,3-6歲的孩子正處於主動和內疚的衝突中。
在這一時期,如果孩子表現出的探究行為受到鼓勵,他就會形成主動性,樂於創造和探索;
如果他的獨創行為總是被嘲笑、打擊,內疚感就會超過主動性,導致孩子逐漸失去信心。
《人性的弱點》一書中寫道:「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,做你害怕做的事,獲得一次成功的體驗。」
簡單來說就是:「做成了一件事,又做成了一件事。」
對孩子來說,也是如此。當孩子開始會說話、跑跑跳跳、愛動手,家長應當在安全範圍內,放手讓孩子嘗試各種想做的事情,不僅能夠鍛煉能力,還擴展了孩子的認知邊界。
更重要的是,孩子在獨立探索的過程中,感受到自己可以完成一件又一件事,會獲得一種掌控感,自信心大大提升。
家長允許和鼓勵的態度,也會讓孩子感到外部世界是安全的,對外在環境有一種信任感,從而充滿自信地去探索、成長。
獨立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需求,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學習各項技能,鼓勵孩子獨立動手做事,而不是限制他的雙手雙腳,這樣只會增加孩子內在的虛弱感。
03、否定、打擊or鼓勵、欣賞
網壇名將李娜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:
「我對自己不夠自信,甚至非常自卑。在關鍵時候,自己拿不出那份自信可以去面對困難。」
旁人可能難以理解,但了解她的經歷後,就能明白這份自卑出自何處。
原來,李娜9歲時,就被父親送去體校打球,12歲跟著余教練訓練,一直到21歲第一次退役,將近十年的時間,李娜從未聽到過教練一句表揚的話,從未得到過鼓勵,因為余教練採用的是打壓式教學。
直到她在2012年遇到阿根廷教練卡洛斯,他不斷地鼓勵李娜,相信她的潛力,認為世界前三才是她真正的排名。
我們才能看到後來這個更加自信強大的李娜,在網壇一路創下佳績,被稱為「亞洲奇迹」。
在家庭教育中,孩子的自信也和家長的態度、語言息息相關。
有些家長喜歡對孩子潑冷水、打擊、否定,想要用這種方式指出孩子的不足,激勵孩子不斷進步。
結果顯示,孩子非但進步得不明顯,還越來越缺乏前進的動力,整個人逐漸失去活力。
心理學有個詞叫「消極暗示」,當家長總是貶低孩子,將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放大、標籤化,孩子會不自覺地往這些標籤上靠攏,最後陷入自卑怪圈。
比如:
「怎麼這麼笨啊,豬腦子。」
「考成這樣還好意思出去玩?」
「真是膽小,別人搶你東西你不會搶回來啊!」
孩子越小,越是依賴於父母的態度和評價,建立自我認知。每一句來自父母的否定,都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:「我不好、我不行。」
當孩子自信心越來越低,就越沒有勇氣和動力做出積極改變。
教育孩子,我們一直提倡鼓勵,也就是針對過程來表揚或批評孩子。
鼓勵不與孩子的人格和行為結果相關,而是關注孩子的行為過程,不做孩子之間的對比,而是引導孩子關注自身的進步。
比如孩子考差了,家長對照試卷,帶著孩子回顧前段時間的學習過程,反思有沒有做得不夠、可以完善的地方,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,並尋找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。
此外,對於孩子做得好的地方,比如字跡工整、作業按時完成、樂於助人、勤快,家長也真誠地給予肯定,欣賞孩子身上的優點,用優點帶動不足。
鼓勵式的教育,孩子會形成穩固的自信心,不會因一時的「成功」而沾沾自喜,也能夠正確面對錯誤和失敗,不因此否定自己的價值,思維積極樂觀。
04、干涉、控制 or 給孩子做選擇和決定的機會
有個朋友曾經跟我抱怨:
「兒子上初中,跟他說什麼都是『隨便』、『隨便』,在家裡總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,問他怎麼了也不說。好像我欠他五百萬似的。」
我勸她和兒子好好溝通,誠懇地談談心,孩子這才吐露心聲,他對媽媽說:
「反正我怎麼想,最後還是按照你的來,我想要做的事情,你總要否定。我都這麼大了,都沒有自己做決定的自由,我在家怎麼開心?」
朋友這才醒悟過來,原來平時對孩子的干涉和控制太多了。
面對孩子,家長們經常會帶著一個錯誤的觀念:小孩子不懂事,沒經驗,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和決定,所以不如自己來安排,不但能做出更好的選擇,也省去了很多麻煩。
比如讓孩子自己選擇穿什麼衣服,可能會穿得不合適,家長每天給安排好,就不用再多操心。
可是很多時候,短時間來看麻煩是省去了,但長遠來看,後患是無窮的。
家長的控制和安排,最大的代價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自主感——孩子感到做出的行為是出於自己的意願,能夠自己決定。
孩子的成長需要發展自主感,如果沒有發展好,就會否定自我價值,從而自我懷疑。
此外,如果家長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和決定孩子的一切,孩子就會缺乏選擇和決策的能力,做事沒有主見,長大後難以獨立處理各種問題。
《不管教的勇氣》作者岸見一郎曾說過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情:
那天,他要去參加一個同學的聚會,回家就跟媽媽商量能不能去。
媽媽隨口說了一句話:「這種事情你自己決定就好了。」
這句話瞬間讓岸見一郎感受到自己長大了,自己可以做出決定,也能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起後果。
從孩子小時候起,家長應該在孩子能力範圍內,給他自己做選擇和決定的權利,比如自己選擇什麼衣服、看什麼書、自己安排假期的學習和娛樂時間······
孩子會從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信任,提高自我價值感,增強自信心。
賦予孩子做選擇和決定的自由,也是把責任交給孩子,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成長負責,走向自律之路。
正如美國已故小說家大衛·福斯特·華萊士在凱尼恩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說的那樣:
「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,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。學會思考、選擇,擁有信念、自由,這是教育的目的,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。」
文章參考:百度